华南某省“环新”再生塑料加工基地

核心业务:
将分拣后的废旧塑料(PET、PP、HDPE等)加工为再生颗粒

转型痛点:
原料杂质率高(15%以上),影响成品质量
能耗成本占比超40%,环保合规压力大
下游需求波动频繁,库存周转效率低

产品描述

智慧化转型方案

1、 智能化生产体系
AI原料预检系统: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,实时识别原料杂质并自动分拣(精度达99.5%);与分拣中心数据直连,按纯度等级智能分配产线
数字孪生工厂:3D建模映射全生产线,实时监控能耗与设备状态;动态优化工艺参数(如熔融温度、挤出速度),能耗降低22%
柔性生产系统:通过市场大数据预测需求,自动切换产品规格(颗粒颜色/粒径);订单响应速度从72小时缩短至12小时

2. 全链条协同创新
原料端:分拣中心 → 区块链溯源 → 智能质检 → 分级入库  
生产端:MES系统 → 能耗优化 → 质量实时监测(每批次生成质检报告)  
销售端:供应链平台 → 客户定制下单 → 碳足迹认证 → 物流追踪  

3. 绿色金融赋能
碳资产开发:每吨再生颗粒绑定0.8吨碳减排量,通过地方碳交所交易(年收益150万元)
绿色信贷:凭“环保绩效评级”获得银行基准利率下浮20%的贷款(额度5000万元)

该案例通过“技术升级+模式重构”,将传统加工厂打造为智慧化绿色工厂,验证了再生资源加工环节的增值潜力,为行业提供从低端制造向高端智造的转型路径。